10月10日,稀有金屬特種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四次學術委員會會議在寧夏銀川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屠海令、何季麟、謝建新以及專家共12位學術委員出席會議,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黃思明,中國有色集團科技和信息管理部(國際研發中心)總監、重點實驗室主任鐘景明,中色東方副總經理、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東新參加會議。會議由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屠海令院士主持。
會上,學術委員聽取了由鐘景明主任作的《2019-2020年重點實驗室運行報告》?!秷蟾妗窂膶嶒炇医ㄔO運行情況、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開放交流與合作、管理體系與運行機制等方面匯報了實驗室近一年的工作開展情況以及五年的運行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并詳細介紹了實驗室四個研究方向的代表性研究工作和進展情況,其中《超高純W、Mo、Ta、Re關鍵制備技術研究》項目突破了超高純Ta關鍵制備技術,制備出了直徑大于φ185mm且純度達到5N以上的超高純鉭錠,形成了穩定的超高純鉭材料制備工藝,并實現產業化;《高強高彈鈹銅帶材短流程生產新工藝開發及產業化》項目突破了鈹銅合金熔鑄和后續加工過程中的關鍵瓶頸技術,提高了鈹青銅板帶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ITER增強熱負荷型第一壁大尺寸鈹材制備技術研究》項目首次用間接加壓法成功研制了Φ500×89mm真空熱壓鈹錠,材料各項性能滿足ITER要求,目前已成功競得ITER項目提供鈹瓦的資格,進而又在歐盟ITER鈹瓦項目中成功競標獲得額外份額,奠定了熱壓鈹材的國際地位。實驗室研究人員張吉強、劉彥昌分別圍繞《高純鈹材料制備技術及其提純機理研究》《高強韌低密度鈮合金的成分及其組織性能研究》,向委員會詳細匯報了實驗室在高純鈹材料和鈮基多元合金材料研究方面的研究進展。
委員們充分肯定了重點實驗室一年來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對《報告》及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進行了認真討論,一致認為,實驗室在科技基礎條件建設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實驗室承擔了多項國家科研任務,取得了多項重要科研成果,在國防建設與國家經濟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作用。并對實驗室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議:要制定創新人才引進政策,制定和吸引現有技術人員參加到實驗室工作的機制,建設高質量人才隊伍;要加強基礎研究工作,加大開放合作力度,提升實驗室創新能力;要總結凝練實驗室五年建設和運行成果,迎接科技部驗收。(李樹榮)
稀有金屬特種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第一屆四次學術委員會會議
來源: 發布時間:2020-10-15 10:12:59
A+ A A-
【打印】
【瀏覽次】
【關閉】